##EasyReadMore##

2024年12月15日 星期日

2024台北馬


大會成績3:44:09

個人成績3:42:39

總歸來說,是持續退步的一年。


自許為嚴肅跑者已經邁向第四年,台北馬(個人)成績從2021的3hr59進步到2022的3hr38、2023的3hr39,退步到今年的3hr42。成績對我來說已經沒有甚麼新鮮感,我認為長距離耐力不會有什麼小宇宙大爆發,能夠影響成績的最大因子就是平日的訓練累積、配速測試、適合的裝備、比賽當日天氣、還有避免受傷,而最後成績只是展現平日訓練成果而已。

年中換了工作,生活變得忙碌,壓縮了練習時間,加上運動傷害,越來越嚴重的足底筋膜炎,讓我今年的練習量明顯低於前兩年,成績退步也是賽前早就可以預料到。

成績退步有一萬個理由,但結果就是一切,原因其實也可以克服,差別只在有沒有決心。生活比我忙碌、成績比我快的嚴肅跑者大有人在,足底肌膜炎也不是不能克服(只是我還沒找到方法),今年賽事結束,也該尋求克服今年種種生理和心理的限制,總不可能我的生涯顛峰在40歲就過了吧......

回顧9月份跑量不到200K、10月及11月份跑量不到300K,而且一直到賽前兩周,都沒有跑過單趟30K的長距離訓練(越野賽不算的話),賽前一周直接自暴自棄,接受了友人轉讓的虎尾烤雞馬,直接實現周連馬成就,而且隔週還是年度期末考台北馬。

前一周的虎尾烤雞馬是一場非常棒的地區性賽事,路線規劃得宜,補給豐富,為了遵守江湖規矩,所以我認真跑了30公里,後12公里則改散步完成,經過測試,配速5:12約在29K開始小抽筋,然而比賽在即,也不可能做任何調整,甚至連恢復的時間都不足。

賽前一周的虎尾烤雞馬

烤雞馬之後,只緩跑了兩次潭雅神後就全休,我依舊期許自己是個嚴肅跑者。這幾個月中午偶爾會跟橫空出世的女總一大大一起練習,感受獲益良多,也比較能堅持規律訓練。

賽前一天

不同於以往單槍匹馬上台北,今年台北馬跟家人一起到台北玩兩天一夜,順便參加板橋人的噩夢--新北耶誕城。週六小逛了EXPO、花博公園共融遊戲場、台北美術館、饒河夜市,累計行走步數接近15000步,實在不是一個嚴肅跑者應該做的事,不過凡事都有先後順序,家人活動永遠排在個人活動之前,初步估計,這15000步,有一半以上應該是背登山大背包,或是背小孩,或是二者皆有完成的。我從不希望家人成為我訓練的神隊友,當然這不是說家人禁止我訓練什麼的,只是用陪伴家人/處理家務的時間練習,那就是犧牲到神隊友的休息時間,所以練習時間幾乎都是中午吃飯時間,還有零星的小孩上才藝班時間。

EXPO的留言板

回到旅館後,用滾筒和按摩球儘量放鬆全身,晚上九點準時就寢,但睡得不太好,隔天3:45起床,慢條斯理地吃完早餐、喝兩罐咖啡、著裝,清晨4:30準時出門。

賽前不能免俗的擺拍

比賽當日

鑒於去年交通部分沒做功課,到最後一刻才急急忙忙寄物,影響比賽心情,這次我超早就抵達會場,騎著Ubike經過信義A13,看到幾位年輕小夥在路上跪著躺著醒酒,相當有趣。抵達會場後,從容的上廁所、在捷運站內伸展、熱身,讓身心靈調整到最放鬆的狀態。

5:20 捷運站已經人山人海

5:30 硬漢MIO大大到了,雖然MIO擁有免抽資格,但賽前兩周騎車被野貓嚇到犁田,那個大面積擦傷真的可怕啊,本來以為他今年應該是涼涼了,沒想到賽前一天竟然出現在EXPO,真不愧是硬漢。而Ray天王還在捷運站上,他說今年不想認真跑,我覺得他根本在唬爛,賽前一周還不斷在Strava上刷獎盃,我猜Ray天王預估完賽時間應該在245,沒想到他真的說到做到,跟帶傷上陣的MIO大大一起用4小時的配速完賽,順便還撈了一堆SIS外帶(欸)。

跟MIO大大合影,硬漢是不需要保暖的

我認真覺得以後跑馬前應該要準備一副耳塞,起跑前的噪音會消耗我的心智,今年起跑時氣溫14度,雖然天氣尚稱涼爽,比起前兩年都還高一點,客觀條件上也不利於刷PB,所以就順跑吧!

今年一樣是C區,起跑後不到5K就追到3:45列車,覺得列車開得有點慢,所以稍微加速繞過列車,用自己的配速前進,體趕上覺得心肺還不錯,但左小腿因為扭傷的關係,有一條肌肉稍緊,所以配速大致維持5:05-5:10。

這次特別帶了250CC軟水壺,算是今年做過最正確的決定之一,半馬前完全不用進補給站人擠人,想補水就補水,還不怕嗆到,通過18K,去年開始小抽筋的路段時,體感依舊沒什麼異狀,過20K補站停下來抓了兩條SIS繼續跑,浪費大概5秒鐘。過半馬大會成績1:52,扣除通過拱門時間一分半,依這配速,完賽時間應該可以抓在3hr40-3hr41。

然而上環東高架後,腳開始出現小抽筋,這時有一位自己開的340列車從旁駛過,還好賽前收聽運動人的Pain Cave,謹記配速之神高志明的叮嚀:主動降速,不要等到大抽筋才被動降速,所以環東高架段配速幾乎都落到5:20左右,此時早已知道保340是不可能了,繼續降速保持耐心,改變跑姿,盡可能避免大抽筋。

下環東高架後不久即到折返點,見到345列車已在後方約1-2分鐘,相當不妙,整段河濱幾乎都是勉強維持配速5:10到5:20左右,最大的麻煩是右小腿持續小抽筋,腳已經抬不起來,跑姿變得醜醜的,每年到這裡都是痛苦萬分。

崩潰的河濱

出了河濱進入塔悠路,已經進入最後四公里多了,評估自己應該可以撐到終點不會大抽筋,開始逐步加速,從5:15慢慢加到5:10,最後兩公里再繼續加壓強度到五分速,搭配跑步帶殺聲,忍受著雙腿大小腿輪流小抽筋、足底筋膜炎也開始發作,終於撐進台北田徑場,用最後一點餘力衝線,終於結束了。

進入北田前的最後衝刺,速度不怎樣,但氣勢有出來

雖然成績持續退步,但今年卻沒有去年的失落感。去年的企圖心太強,明明只有3hr35左右的水準,卻一心想追求3hr30,導致最後大爆炸,今年雖然訓練量不足,但更能察覺自己的身體狀況,提早做出因應,最後跑出符合自己水準的成績,從各方面來說,都應該要心滿意足了。


賽後剛離開會場,遇到菁英選手,厚臉皮合照了一張,之後接到Ray天王的來電,才知道Ray天王真的沒有唬爛,跟著帶傷的MIO大大4小時跑完全馬,是個說到做到真男人,看來我是以小人之腹肚君子之心,今年終點沒辦法合照了。

厚臉皮跟菁英選手合照一張

結束後回到旅館洗澡,相約弟弟吃了一頓豐盛的午餐,再帶小孩造訪板橋人的惡夢--新北耶誕城,充實的周末就此結束,終於可以讓身體好好休息、好好養傷。至於明年要不要持續當個嚴肅跑者,我還在思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