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25年5月15日 星期四

20250513大安溪神木未境

自從去年九月換工作後,就沒時間走長行程的單攻路線了。與Ray天王相約的大安溪神木,遇雨倒團兩次後,想造訪的動機越來越強烈,乾脆改成一日單攻,時間上也比較好喬。

無奈出發前兩天大雨,又在倒團與出團之間猶豫,Ray天王表示只要當日不要下大雨就沒差,我也希望就算稍微勉強一點也要出發,於是乎就成行了。

5/12前一天集合,兩個人肚子裡塞了十包調理包,滿滿的能量,滿足的睡去,不過外面的雨勢越來越大,心中越發不安。

感謝隊友的10包調理包

5/13原本預計上午3:30出發,但因前段林道好走,Ray天王建議可以早一點出發,實際則提早40分鐘出發,2:50從230林道0K出發。

國家公園界碑

出發時還下著霧雨,視線不大好,我們以快走方式行進,配速約11分速,至4K有一新崩塌地,石塊稍有鬆動,但沒甚麼難度,輕鬆通過。Ray天王表示,9K前歸林業署管轄,後面為雪霸國家公園的責任區,除了4K新崩塌外,全程非常好走

路邊出現被開膛剖腹的山羌,根據我們兩位無牌法醫的鑑定,應該是被黃喉貂獵殺

4:20抵達9K高繞處,依舊霧雨瀰漫,橫渡路線因大雨早就變瀑布,基本上不可行,毫無疑問應該要高遶。而經過這9K鞋子早已濕了又乾、乾了又濕,在此補充了一顆御飯糰,休息約5分鐘後,準備高遶。

4:50高繞完畢,路面濕滑、視線不佳,高繞路線走得很慢,花了比預計時間還久,今日速度堪慮。

5:25抵達11.5K水源,先前紀錄的穩定水源,今天真他媽有夠穩定!都已經變成瀑布了。沿路應該至少經過20個穩定水源,都是瀑布等級活水,水質超棒,根本不用濾,我一罐600CC寶特瓶就搞定全趟路程,完全沒渴到。

6:15抵達16.5K營地,不休息續行,16K有一崩塌地,還沒被踩出固定路線,有點危險,需要稍微走高一點比較安全,而從崩壁過後到26K的路況大致上也很棒,偶有幾個小崩塌,都有固定路線可以走,我基本可以維持8-9分速緩慢前進,Ray天王則是配速5分半輕鬆前進。

7:35抵達26.5K營地,有搭建藍白帆布,不久後抵達中雪山登山口,體能太弱無法造訪,繼續踢林道。

26.5K營地

過26.5K後林道狀況變得很差,已經無法維持之前的速度,抵達28K營地已經8:10,這一公里多比預計慢很多,休息10分鐘,吃一顆御飯糰後續行。

28K營地

8:25抵達大雪山岔路口,稍微走錯一小段就發現不對,趕緊折返繼續踢林道,但28.5K岔路的水量實在太大,前輩的疊石路線根本不可能過得去,研究了老半天,只能從上方一點走水路過去,水深到屁股,我知道這邊是穩定水源,但已經幾乎可以游泳了,這不太對吧?

28.5K岔路過溪,水深及屁股,基本上可游泳

8:35通過28.5K,雖然到31.5K前沒有危險地形,但路況不大好,鑽了好幾段芒草,過了好幾個不太危險的崩壁,行進速度更慢了。

28.5K巨石

9:26抵達31.5K崩塌地形,我們倆都一致希望,就算稍微勉強也要過,畢竟都來這一趟了,剩下最後一個關卡,如果能過卻不過,一定會抱著大遺憾。

31.5K崩壁,有好幾條扁帶及拉繩,尚稱安全

還好已有前輩架繩,好幾條扁帶及繩索,下攀相當安全,不過這邊我稍微走錯路,正確路線應該是下到扁待最底,下方還有一段麻繩,之後才沿著崩壁橫渡,而我太急於橫渡,稍微浪費一點時間。結果一轉稜,原本紀錄上的乾溪溝,現在變成瀑布,水流超強,落差又超大,上下探了幾分鐘後,我幾乎沒有遲疑跟Ray天王說:「這我不敢過」,Ray天王表示贊同,原本前輩疊石的路線已經變成激流,上方緊接著瀑布,下方就是好幾公尺的大落差,我們沒有技術裝備,根本沒有容錯空間。決定不過溪了以後,再度端詳5分鐘,2人確定完全死心,認命的上攀崩壁,可惜阿。

無奈二人組

水超級大,一下去就是大落差,沒有容錯空間

回程路段,因為路況因素,速度快不起來,我並沒有感覺到體能衰退,11:30到了26.5K後稍做休息,Ray天王決定不走中雪山,但可以加碼合流山,我覺得應該沒甚麼問題。休息15分鐘後繼續折返,到21K合流山前岔路,我大概都還可以維持9-10分速跑走,至於Ray天王,依舊維持優雅的5分半。

回程還要經過無數個崩塌地

然而在緩上合流山時,大量的疲勞感忽然湧上,靠杯,原來我已經爆了,上坡速度超級緩慢,走幾步就要停下來休息,就算Ray天王刻意放慢速度,我一樣看不到他的車尾燈,這下慘了,走完合流山還要踢21K林道,加上數不清的崩壁,我都已經沒膏了,完蛋了。

崩塌地Again

12:51登頂合流山,今天至少不是一無所獲。合流山山徑路條很密集,不過算是冷門山頭,沒甚麼人走,行進速度不像傳統路徑這麼快。合流山三角點休息5分鐘後繼續趕路,還有漫長的林道要踢,好累。

合流山三角點,累到爆炸

13:15回到230林道岔路口,繼續崩潰行進

數不清的崩壁

16:10抵達9K高繞處,我已經累到精神渙散,用極慢的速度上攀,當下攀時已經累到看不到路徑,沿著破舊扁帶直直往下,下到超可怕的邊坡才發現走錯路,又冒險在上攀一次,還是找不到橫渡的路,最後是Ray天王再折返一次帶我走下來,真是辛苦他了,在這邊多浪費20分鐘,而且又多浪費不少體力,剩下9K前途堪慮阿!

9K後真的完全跑不起來了,只能快走,有情有義Ray天王陪我快走到4K的新崩塌後,我覺得不能耽誤他的前途,把鑰匙交給他,讓他先走,他可以先回小雪山莊大便和換衣服,於是目送他五分速輕鬆往前跑。

18:05回到小雪山莊,真的累爆了!身心靈都超越極限,此時Ray天王一派輕鬆的換好衣服在等我了,報個平安、換完衣服以後驅車下山,終於結束這趟62.5公里的超長行程。

開車途中,我表示這趟比馬白還要累很多,Ray天王說其實馬白比較難,只是我退步了,老實說真的是這樣,我已經好久沒有連續兩小時以上的訓練,每天中午的跑步根本無法維持一日單攻所需的體能,而且就算31.5K崩塌可以過,我應該也很不可能在16個小時以內走完本趟行程,依最後體力衰退速度,至少要搞到17小時多(不含合流山)

其實出發前就知道天氣可能會不好,但我們還是希望能出發,畢竟倒團那麼多次,眼見著梅雨季就要來臨,之後又是夏天颱風季,雪山西稜段屬於傳統百岳路線,有政府單位會固定維護,但大安溪神木是非傳統冷門路線,搞不好接下來某個路段在今年大崩塌,這幾年就去不了了,而且山下沒雨,如果有個平行時空是這次又倒團,我一定會坐在辦公室悔恨幹嘛不上山。總之上山走一趟算是完成了半個心願,剩下的只能到明年我變強後(?)再看看有沒有機會吧。













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20250118惠蓀溫泉上八東山最高峰

 暌違五年,北港溪峽谷終於又開通,心心念念的八東山白姑南終於可以開始規劃。網路上唯一找到的紀錄是2009年從北港溪上游大岩壁上攀,15年後地貌應該改變不少,而且大岩壁上攀在怎麼想都很危險,所以改規劃從九仙溪匯流口上攀。

拜地主優勢,前一周先騎單車場勘,發現水量實在豐沛,而且怪手也還沒挖到工作站底,卡了有點久才到匯流口。然而前幾天降雨不斷,看著滔滔溪水,兩次冒著生命危險嘗試渡溪都失敗收場,心想這次應該又涼了,悵然收場。

沒想到隔一天朋友傳來訊息,已經有探勘大大在1/12從我預計要上去的路線成功登至八仙山最高峰,都有人登頂了,那我沒有理由上不去吧?於是邀請Ray天王一同探勘,可惜文良大大這次沒空。

再藉著地主優勢,前一天先載Ray天王到國姓住一晚,隔天4:00部隊起床,4:35出門,5:05抵達惠蓀林場,沒想到惠蓀林場大門竟然鎖住!靠背了,這下要從大門口開始騎/跑了,到底會搞到幾點啊?

整裝畢後5:25才從收費亭出發,Ray天王用跑的,我騎單車。幫天王背裝備。

6:10下到北港溪峽谷,雖比預期晚(廢話多跑了那麼多),但速度卻出乎意料的超快,上坡路段,我騎車完全追不到Ray天王,太扯了太扯了,事前覺得的會拖太久,根本就是多擔心的,與其擔心天王,倒不如顧好我自己。

7:00抵達能高大圳工作站,把車停好、整裝完畢,改步行前進,怪手已經挖到九仙溪匯流口附近,不需要冒險上溯,輕輕鬆鬆抵達對岸。

7:30渡溪後換上越野跑鞋,查閱前輩提供的軌跡,嘗試前輩起登路線,發現危險性頗高,上到一半以後發現可能會下不來,保險起見,決定改走前輩下山的路線,順利上攀,上攀的路線被超密的藤蔓覆蓋,很難找到,如果沒有軌跡檔,我們可能又要多花至少半小時找路。


8:00上稜,芒萁頗密,不過高度不高,還能順利前行,上坡稜線清楚,雖無路條,但不大需要找路。

8:15危稜,軌跡檔上標註的危稜大概有三段,第一段暴露感大,但路徑明確,第二段到稜頂須從左邊橫渡,有古早時期的綁繩,但綁繩看似穩固,實則極度不穩,估計這條繩子至少20年以上的歷史了,一端綁著樹頭,但樹木被繩子勒太緊導致斷頭,只剩枯死的樹頭,另一端綁著繩子,但經年累月的風化,繩子早就破爛不堪,我甚至覺得沒有繩子搞不好比較安全,因為至少不會有可以拉繩輔助很安全的假象。

8:45安全通過危稜,接下來稜線明顯,路過2009年的岩壁路線,看不出有任何可以下去的可能,續行。

之後經過地圖標註的獵寮,有礦泉水瓶,看來已經很久沒有人來了,查看2009紀錄有遇到手比倫過來的獵人,我們這次則完全沒遇到人,也幾乎看不出有人為造訪的痕跡,除了兩三條年代超級久遠的路條,以及標註獵寮點位的礦泉水垃圾。

過了獵寮後,開始超級陡上,雖然沒有危險地形,不過連續的超陡上讓我右腳腳踝吃不消,左腳則持續代償右腳的肌力不足,反觀Ray天王,臉不紅氣不喘,沿路不斷陪聊,我則喘到幾乎沒辦法回話。

9:45八東山南峰,沒有基點,沒有任何路條,不停續行,接下來的路況意外的很好走,不僅沒有危險地形,而且植被乾淨。

10:14展望處,可望向對面的濁水山東南稜,原以為是裡冷林道18K大崩壁,但Ray天王傳給承辦後,經承辦確認不是,我才開始研究地圖,發現對面已經是裡冷林道50K後的濁水山東南稜了,應該是從來沒有人到過的處女地。

10:30八東山基點峰,好累啊,我的速度比預計要慢不少,原本以為早一個多小時就可抵達,而且我的右腳腳踝持續越來越痛,之後更不可能快得起來了。之後的八東山北峰,則是不知不覺的就過去了,沒注意到有任何的基點。此後到八東山最高峰,會經過幾處比較密的芒草,印象中稜線上還有一個巨石落差,但都可從旁繞過,沿途有稀疏路條可以跟,如果找不到路,不妨稍微慢下來找一下路條,不要像我們一樣硬幹,沒有比較快,反而消耗了更多力氣。

11:30展望對面九仙山、基隆山,我掛在嘴上好幾年,都還沒去過的地方。

12:34八東山最高峰,不管是體能或時間,都來不及去白姑南了,就此打住吧!可憐Ray天王了,因為我的體能不足,讓他無法造訪白姑南峰,只能等下次了,雖然我覺得應該不大可能會有下次。

13:12展望處,可以看到對面的守城大山、遠處的干卓萬,還有更遠的西巒治卯。

14:25回到八東山基點峰,此時Ray天王提醒我們的速度比預計慢很多,欸幹對,我的腳腳在痛,下坡快不起來,Ray天王表示這種路段應該可以小跑,但我連快走都有問題,偏偏天空下起了毛毛細雨,我心中出現了許多擔心,下山的危稜真的沒問題吧?

八東山南峰之前為寬稜,方位極難判斷,以我們移動速度,幾乎只能靠GPX確認方向,一不小心就下錯稜下過頭,其中一段錯稜後,發現山豬亂翻痕跡,還有疑似舊的山豬窩,Ray天王似乎能跟山豬溝通,頻頻模仿豬叫,沒想到遠處真的有山豬回應,我有點害怕,但Ray天王似乎豪不懼怕,持續追著山豬想叫他載我們下山。

過八東山南峰後,開始超級陡下,早上爬陡坡累到完全失憶,下山看到這種坡度,才知道為什麼我的腳踝會那麼痛。

15:40回到危稜區,Ray天王先下,我在後面幫拍,還好只下毛毛雨,實際上下坡沒有預計的那麼危險,確認好手腳點,手腳並用慢慢龜下去還不成問題,但暴露感超大,還是讓人覺得害怕。

16:35回到北港溪,終於平安下山,來回費時9個多小時,總距離僅15K,爬升1933公尺,但疲累程度卻直逼爬升2500公尺以上的大眾行程,速度也比預計的還要慢太多。

換鞋過溪後回到能高大圳工寮,我的腳踏車還在,真是可喜可賀,接下來目標就是趁天黑前離開北港溪峽谷,過了漂亮的峽谷地形後,我終究要和Ray天王一較高下的,到底是我的單車快,還是他的跑步快,沒想到我在最後陡上竟然被追到了,果然體能限制了我的想像啊!

18:10回到惠蓀大草坪,終於在18:30前回到收費亭,結束了過年前最後一個探勘行程,真的是一生一次系列,以後不敢了。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20241222校栗林上長興林道、下五棚坑山O繞


總距離22.71K,爬升1269M,探勘路段約5公里,其中校栗林過後至阿冷坑西稜線產業道路約4公里,五棚坑稜線段約1公里

8:10北港溪糯米橋停車後出發,Ray天王睡過頭,晚了2個小時多。往惠蓀林場方向慢跑,幾百公尺後轉進北圳巷,沿武玄宮方向前進,在面對廟門左側的產業道路陡上。比起三個月前,多了許多布條,心想該不會有人走過這條稜線了吧?那我還那麼辛苦規劃路線幹嘛?

糯米橋停車場出發

8:30校栗林山,至校栗林山的路線被清得很乾淨,掛了清楚的布條,但過校栗林山後應該是很確定沒有路跡路條,開始探險

校栗林山

8:45H520鞍部大平台,過了校栗林山後一個山頭,下到一大平台,沒有人造垃圾,可能是以前工寮所在地?平台過後有明顯產業道路,心想今天該不會破關了吧?但產業道路僅有50公尺,之後又進入荒煙漫草。

大平台

廢棄產業道路

8:55H540巨石堆,大平台產業道路過後一個山頭,下一個爬坡路上有一處巨石堆,應該很明顯是怪手弄的,但左看右看,都沒有怪手能開上來的路,推測這巨石堆行程時間早已不可考了

巨石堆

9:12H650峰,發現人造垃圾,地上有肥料袋,應該有幾十年的歷史了。

人造垃圾肥料袋


9:16過H650峰後,地面開始出現鋼筋+導水墩(或是止水墩?),止水墩持續好幾公里,有一段沒一段的,回家查了以後還是查不出任何資料,為什麼在荒郊野外會有如此多的導水墩?

鋼筋+導水墩

過H650峰後,進入阿冷山隘勇線(回家看地圖才知道),但沿途沒有看到任何隘勇線的痕跡,沒有階梯、沒有石頭鋪路、沒有日治時期垃圾,簡單來說,就是什麼都沒有。

9:34倒掉的水泥界樁,上面的字已經看不清楚。接下來,迎面而來的是芒草+芒萁大軍,這邊沒有獸徑可跟,寸步難行,

倒掉的水泥界樁

10:10亂竹大軍,本趟行程最難搞的一段,腳下方有密集的藤蔓,箭竹約到脖子,中間隱藏有次植物,沒有獸徑可跟,只能找自認為好走的路用力撞過去

芒草大軍

10:51樹幹上有噴漆,不久後接出產業道路。

接回產業道路

接出產業道路後應該要往右(往下)走,接上主要林道,但我們選擇往上走,誤闖他人檳榔園,弄得自己有點狼狽。

11:30回到主要林道上不久,地圖東方出現阿冷坑山三角點,我們決定試著探看看,但進入他人檳榔園後,四處亂找,都找不到地圖標示的省府圖根點,詢問檳榔園主人亦無果,只能失望地繼續趕路。

找不到阿冷坑省府圖根點

這段林道是四躍林道比賽路線,到林道盡頭後,發現四躍林道原本路線早就被荒煙蔓草蓋住了,只能找比較好撞的芒草堆硬撞過去,還好不久後接上了廢棄的長興林道支線,比起四躍比賽時的路況,多了很多倒木,但路基尚稱穩定。

倒木頗多

12:30出長興林道主線,岔路處有帆布獵寮,我們倆體力尚可,慢跑續行長興林道,一路有說有笑來到星星的故鄉岔路,稍微錯路後修正,往烏來山方向前進。

接回長興林道的帆布獵寮

12:56烏來山三角點,今天唯一找到的三角點,跟十多年前來的時候不一樣,三角點旁放了一塊南無阿彌陀佛的石碑。拍完照續行五棚坑。

烏來山

過了綠母度、沉香谷後,離線地圖的產業道路沒有將路線畫出,出發前檢視五棚坑稜線有一鐵皮工寮,所以我們邊走邊找前往工寮岔路,幸運的沒花太多時間就找到,但沿路檳榔園有設電網,一旁還有感應是廣播器提醒電網的存在。

要注意的是進入工寮前,路中間即牽著一條電網線,必須橫跨過去,離開工寮進入探勘路線亦然。

13:25進入探勘路線,往五棚坑山前進,小過一段雜木林後,即接上寬大好走稜線路,但乾淨稜線路維持不久後,又進入雜木林,完全無路條路跡,看起來沒有登山客走過。

 五棚坑稜線唯一清楚的稜線路

13:53H800附近,發現好幾段矮駁坎,是什麼單位砌的已經不可考。爸爸和五棚坑山最底端的檳榔園主人是朋友,兒子也是我國小同學,回家後我問爸爸知有沒有聽說過那附近開墾的歷史,爸爸說應該沒有。而且一般開墾山區砌駁坎,應該都是砌在半山腰,也不會砌到稜線上,但查閱日治時期地圖,也沒有發現五棚坑稜線有任何隘勇線註記,總之這個駁坎依舊是個謎。

謎之駁坎

14:25出五棚坑林道,終於破關,五棚坑山省府圖根點依舊找不到,稍作休息後跑步下山,我的體力還行,但足底筋膜炎疼痛嚴重,無法提速,整個被Ray天王電爆。

15:00回到糯米橋,終於結束了,自以為達成一趟了不起的成就。

2024年12月15日 星期日

2024台北馬


大會成績3:44:09

個人成績3:42:39

總歸來說,是持續退步的一年。


自許為嚴肅跑者已經邁向第四年,台北馬(個人)成績從2021的3hr59進步到2022的3hr38、2023的3hr39,退步到今年的3hr42。成績對我來說已經沒有甚麼新鮮感,我認為長距離耐力不會有什麼小宇宙大爆發,能夠影響成績的最大因子就是平日的訓練累積、配速測試、適合的裝備、比賽當日天氣、還有避免受傷,而最後成績只是展現平日訓練成果而已。

年中換了工作,生活變得忙碌,壓縮了練習時間,加上運動傷害,越來越嚴重的足底筋膜炎,讓我今年的練習量明顯低於前兩年,成績退步也是賽前早就可以預料到。

成績退步有一萬個理由,但結果就是一切,原因其實也可以克服,差別只在有沒有決心。生活比我忙碌、成績比我快的嚴肅跑者大有人在,足底肌膜炎也不是不能克服(只是我還沒找到方法),今年賽事結束,也該尋求克服今年種種生理和心理的限制,總不可能我的生涯顛峰在40歲就過了吧......

回顧9月份跑量不到200K、10月及11月份跑量不到300K,而且一直到賽前兩周,都沒有跑過單趟30K的長距離訓練(越野賽不算的話),賽前一周直接自暴自棄,接受了友人轉讓的虎尾烤雞馬,直接實現周連馬成就,而且隔週還是年度期末考台北馬。

前一周的虎尾烤雞馬是一場非常棒的地區性賽事,路線規劃得宜,補給豐富,為了遵守江湖規矩,所以我認真跑了30公里,後12公里則改散步完成,經過測試,配速5:12約在29K開始小抽筋,然而比賽在即,也不可能做任何調整,甚至連恢復的時間都不足。

賽前一周的虎尾烤雞馬

烤雞馬之後,只緩跑了兩次潭雅神後就全休,我依舊期許自己是個嚴肅跑者。這幾個月中午偶爾會跟橫空出世的女總一大大一起練習,感受獲益良多,也比較能堅持規律訓練。

賽前一天

不同於以往單槍匹馬上台北,今年台北馬跟家人一起到台北玩兩天一夜,順便參加板橋人的噩夢--新北耶誕城。週六小逛了EXPO、花博公園共融遊戲場、台北美術館、饒河夜市,累計行走步數接近15000步,實在不是一個嚴肅跑者應該做的事,不過凡事都有先後順序,家人活動永遠排在個人活動之前,初步估計,這15000步,有一半以上應該是背登山大背包,或是背小孩,或是二者皆有完成的。我從不希望家人成為我訓練的神隊友,當然這不是說家人禁止我訓練什麼的,只是用陪伴家人/處理家務的時間練習,那就是犧牲到神隊友的休息時間,所以練習時間幾乎都是中午吃飯時間,還有零星的小孩上才藝班時間。

EXPO的留言板

回到旅館後,用滾筒和按摩球儘量放鬆全身,晚上九點準時就寢,但睡得不太好,隔天3:45起床,慢條斯理地吃完早餐、喝兩罐咖啡、著裝,清晨4:30準時出門。

賽前不能免俗的擺拍

比賽當日

鑒於去年交通部分沒做功課,到最後一刻才急急忙忙寄物,影響比賽心情,這次我超早就抵達會場,騎著Ubike經過信義A13,看到幾位年輕小夥在路上跪著躺著醒酒,相當有趣。抵達會場後,從容的上廁所、在捷運站內伸展、熱身,讓身心靈調整到最放鬆的狀態。

5:20 捷運站已經人山人海

5:30 硬漢MIO大大到了,雖然MIO擁有免抽資格,但賽前兩周騎車被野貓嚇到犁田,那個大面積擦傷真的可怕啊,本來以為他今年應該是涼涼了,沒想到賽前一天竟然出現在EXPO,真不愧是硬漢。而Ray天王還在捷運站上,他說今年不想認真跑,我覺得他根本在唬爛,賽前一周還不斷在Strava上刷獎盃,我猜Ray天王預估完賽時間應該在245,沒想到他真的說到做到,跟帶傷上陣的MIO大大一起用4小時的配速完賽,順便還撈了一堆SIS外帶(欸)。

跟MIO大大合影,硬漢是不需要保暖的

我認真覺得以後跑馬前應該要準備一副耳塞,起跑前的噪音會消耗我的心智,今年起跑時氣溫14度,雖然天氣尚稱涼爽,比起前兩年都還高一點,客觀條件上也不利於刷PB,所以就順跑吧!

今年一樣是C區,起跑後不到5K就追到3:45列車,覺得列車開得有點慢,所以稍微加速繞過列車,用自己的配速前進,體趕上覺得心肺還不錯,但左小腿因為扭傷的關係,有一條肌肉稍緊,所以配速大致維持5:05-5:10。

這次特別帶了250CC軟水壺,算是今年做過最正確的決定之一,半馬前完全不用進補給站人擠人,想補水就補水,還不怕嗆到,通過18K,去年開始小抽筋的路段時,體感依舊沒什麼異狀,過20K補站停下來抓了兩條SIS繼續跑,浪費大概5秒鐘。過半馬大會成績1:52,扣除通過拱門時間一分半,依這配速,完賽時間應該可以抓在3hr40-3hr41。

然而上環東高架後,腳開始出現小抽筋,這時有一位自己開的340列車從旁駛過,還好賽前收聽運動人的Pain Cave,謹記配速之神高志明的叮嚀:主動降速,不要等到大抽筋才被動降速,所以環東高架段配速幾乎都落到5:20左右,此時早已知道保340是不可能了,繼續降速保持耐心,改變跑姿,盡可能避免大抽筋。

下環東高架後不久即到折返點,見到345列車已在後方約1-2分鐘,相當不妙,整段河濱幾乎都是勉強維持配速5:10到5:20左右,最大的麻煩是右小腿持續小抽筋,腳已經抬不起來,跑姿變得醜醜的,每年到這裡都是痛苦萬分。

崩潰的河濱

出了河濱進入塔悠路,已經進入最後四公里多了,評估自己應該可以撐到終點不會大抽筋,開始逐步加速,從5:15慢慢加到5:10,最後兩公里再繼續加壓強度到五分速,搭配跑步帶殺聲,忍受著雙腿大小腿輪流小抽筋、足底筋膜炎也開始發作,終於撐進台北田徑場,用最後一點餘力衝線,終於結束了。

進入北田前的最後衝刺,速度不怎樣,但氣勢有出來

雖然成績持續退步,但今年卻沒有去年的失落感。去年的企圖心太強,明明只有3hr35左右的水準,卻一心想追求3hr30,導致最後大爆炸,今年雖然訓練量不足,但更能察覺自己的身體狀況,提早做出因應,最後跑出符合自己水準的成績,從各方面來說,都應該要心滿意足了。


賽後剛離開會場,遇到菁英選手,厚臉皮合照了一張,之後接到Ray天王的來電,才知道Ray天王真的沒有唬爛,跟著帶傷的MIO大大4小時跑完全馬,是個說到做到真男人,看來我是以小人之腹肚君子之心,今年終點沒辦法合照了。

厚臉皮跟菁英選手合照一張

結束後回到旅館洗澡,相約弟弟吃了一頓豐盛的午餐,再帶小孩造訪板橋人的惡夢--新北耶誕城,充實的周末就此結束,終於可以讓身體好好休息、好好養傷。至於明年要不要持續當個嚴肅跑者,我還在思考......。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20241116 AAE50

 


結論:大會時間10hr58min44sec,跟預計SUB9差得太多,讓人心灰意冷。


去年FT75完賽後,今年想找一場不同賽事,畢竟FT已經連續參加三屆,除了104K以外都跑過了,而今年預估練習量一定沒有去年那麼多,貿然參加104K一定完成不了,所以選擇了汪汪隊很多人報的AAE50,這次參加的有睿天王、Jay大大、Mio大大、致富哥還有我。

由於下半年換工作,生活變得忙碌起來,所以不太有時間請假跑步爬山,只能固定中午在潭雅神跑步,爬升量大大不足,近期比較長距離的訓練也只有一趟1.5進八仙、一趟四路八仙+,訓練量不夠的情況下,可以預見今年的賽事不會有什麼好成績。

由於工作忙碌,我對AAE的賽道也幾乎沒研究,只知道在石門水庫附近,之前爬過石門山,其他路線完全沒走過,致富哥說AAE指標清楚,不大可能會迷路,所以我沒再繼續研究路線。

關於預估時間,以去年完賽133人的前1/3,大約44名,完賽時間約9小時,所以我賽前就訂了個9小時的目標,殊不知颱風過後倒木一堆,加上當天下著不大不小的雨,剛好把跑者淋得全身濕、賽道充滿爛泥巴、石頭超滑,最後完賽時間竟然慢了兩小時不只,讓我打擊很大。

至於比賽裝備,最後一刻還是選擇了Salomon ADV skins12,放棄迪卡農5L,原因是我想帶杖,所羅門綁杖比較方便,帥氣度也比較高。其餘裝備,大概就迪卡農碳纖杖一對、威德IN*4、睿天王賜膠*3、500cc軟水壺*2、雨衣、手機、行動電源、頭燈、再帶一條木瓜霜防摩擦,鞋子部分則是選擇HOKA 速度羊5,雖然我平常一直在尻洗羊5很爛,不過在可跑性高的越野賽道,羊5倒是很稱職。完賽後威德IN一包都沒吃到,只吃了兩條膠,剩下的全都吃大會補給。

賽前一天晚上,到石門水庫南苑停車場先車宿,久沒車宿,睡得不太好,翻來覆去到11點多還沒睡著,鬧鐘調4:10,倒是很準時在4:09起床,稍作梳洗、大便、換衣服、整理裝備,就跟汪汪隊的大家一起集合出發了,感謝Jay大大前一天辛苦跑便利商店幫我買蛋、香蕉、飯糰當早餐。



比賽5點開始,汪汪隊的菁英們一開始就噴得老遠,只有我和致富哥以六分速緩慢前進,致富哥最近練得很勤,一開始的柏油路面速度沒比我慢多少,看來今年會有很厲害的進步幅度。不久後進入山徑,眼前依舊黑壓壓的,後方忽然有高鐵駛過,原來是去年冠軍耶穌哥,不知為何最後出發,一路超車往前衝。


然而,今天天氣不佳,天還沒亮就開始下起濛濛細雨,雖然降溫不少,但石頭相當濕滑,平路、下坡完全快不起來。


 CP1補給站設在壩頂,有香蕉、火龍果和一些簡單的餅乾,飲料則有水、可樂、舒跑,我將依管軟水壺霜滿舒跑、一管裝滿水,不多作停留,繼續出發,這時雨勢變得稍大,我被女總三、總四追過,是兩位菲律賓朋友,從這邊開始到終點,我大概都跟這兩位菲律賓朋友走在前後不遠處,她們的香水味很濃,有時候被她們超車,幾乎都可以聞到味道就知道路沒走錯。


CP2離CP1距離頗遠,大概超過10公里,抵達CP2時,我的舒跑和水幾乎都喝光,不禁想起Jay大大沒帶背包,估計只有一管軟水壺,真的可以撐這麼遠嗎?

CP2的補給內容跟CP1一樣,沒有熱食,我在CP2休息稍久,反正這種天氣是一定跑不快了,倒不如就輕鬆一點,過了CP2後,在舊民宅內穿梭,我前後是菲律賓朋友和泰國朋友,路徑濕滑,爛泥滿地,原本可跑性高的路段都只能用走的。

到了CP3,雨勢稍微變大,熱食還在煮,看到周青在一旁聯絡掃把,吃完水果、補完水後出發,到CP4之前會經過白石山,光禿禿的岩石面簡直滑爆,不要說跑步了,連走路都不太有辦法,過了白石山後,路線陡降,好幾段都摔得一蹋糊塗,最後乾脆遇到陡坡就直接坐下來用溜的,反正全身早就都是爛泥巴了。

CP4終於有熱食了,超好吃的粥加肉燥、暖心的貢丸湯,讓我在這邊停留許久,期間聽到工作人員說總一和耶穌哥跑錯路,又說總一到總五都跑錯路,謠言滿天飛,我馬上問睿天王有沒有跑錯路,睿天王到終點後說沒跑錯路,看起來少了耶穌哥,一定是上台的那個。


CP4到CP5只爬升400距離不到五公里,到CP5時,手錶顯示已經走了43公里,沒想到工作人員說距離終點還有10公里,爬升五百多,聽到真的有點崩潰,而且最後路段還要爬好幾座山,幾乎沒有柏油路面,終於體驗到AAE的高比例非鋪裝道路,在終點前3K左右,遇到了沒膏的五哥,他說今年疏於練習。過了CP5,我一直祈求最後賞我幾K的柏油路面,沒想到最後竟是無止境的山徑、樓梯,最後再來個鵝卵石步道,直到下到南苑停車場,才出現柏油。


最後完賽時間接近11小時,慢到我不敢相信,睿天王總二、Jay大大總九、Mio大大總15,我到的時候他們已經離開會場,準備去埔心吃牛排了,沒辦法,跑得太慢是我的錯。更令我驚訝的是致富哥只晚我20分鐘,我自認為今年就算沒有進步,應該不至於退步太多,每天練跑的配速都有去年的水準,代表致富哥有超大的進步,果然週週大坑團、南觀音團、大肚山團,訓練下來真的有差。

在會場吃了半個便當,跟致富哥聊了一下,他說接下來要去開刀弄鼻子,會休息一陣子,看來他最近的高光時刻就是這場比賽了,不過接下來鼻子問題解決後,我大概就不是對手了QQ

隔天成績出爐,我總42,跟我賽前預估的名次差不多,但是時間卻慢兩個小時,稍微抽樣一下去年和今年共同參賽者的成績,大概也都落後一個小時多不等,越野賽就是這樣,天氣占了很大的因素。

賽後抵抗力變差,感冒了,非常無奈的全休5天,一直到隔周五才開始跑步,少了一週的訓練量,台北馬的成績應該只會更難看。只能說,能跑步的日子,就是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