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個人時間退步24秒,大會時間退步45秒
今年的練習量、速度都比去年還多、還快,然而結果就是一切,退步就是退步,沒什麼理由,只能從失敗中檢討
一、策略:
賽前一周兩次LongRun 23公里,我幾乎可以知道,如果目標設定335(配速5:05),達成機率大概有90%以上,但年初所設定的目標就是大會時間330(配速4:57),達成機率應該不到10%,這時候我有兩個選擇
1.穩跑335,幾乎不會有意外,雖然沒有達成目標,但至少突破自己PB,只是明年如果還想挑戰,就沒辦法取得免抽資格,很煩。
2.冒險挑戰330,成功機率低,但也不是完全沒機會,反正大不了30K後爆掉,哭著(?)走回終點。
最後我選擇了方案2,反正就拚拚看,不要留任何遺憾。從事後論角度來看,我應該選擇安全的方案1,不過開賽前,誰知道呢?
二、一連串的小失誤:其實就算是選擇激進方案2,也不至於比去年成績還慢,而是賽前、賽中一連串的小失誤造成的
1.鞋子破洞:今年的比賽鞋跟去年同一雙,是迪卡儂KD900X,號稱可以耐穿超過1200公里,甚至1500公里,而目前這雙鞋大約穿了850公里左右,我也不清楚有沒有衰退,可能有一點吧?賽前兩周的國家地理路跑10.8K,我的配速大概跟去年10K配速差不多,如果算上賽道起伏、終點前閃人群的因素,10K速度應該比去年還快,我就當這雙鞋還頭好壯壯。
最後選選擇了大力膠帶方案,純粹因為價格考量,雖然說迪卡儂碳板鞋只要3999,說實在不貴,但大力膠帶黏一黏搞不好就可以解決,而且下一雙鞋想換換牌子,不想再穿迪卡儂了,乾脆把錢省下來。
最後的結果是大力膠帶在開跑後10公里就開始脫落,一路啪啪啪到30公里以後完全不見,濕濕的地板黏了幾顆砂石侵入我的鞋內,跑起來不太舒服。
2.忘了帶軟水壺,賽前思考了很久,到底要選擇把手機帶在身上,還是省下手機重量,改帶250ML軟水壺?去年Jay大大選擇帶一管軟水壺,稱到第三或第四補給站才進站喝水,讓我很心動,沒想到賽前一天晚上才發現忘了帶軟水壺,EXPO早就關門、衝去迪卡儂中山店買,250ML水壺也早就沒貨,看來計畫失敗,而且是因為忘了帶軟水壺造成的。
3.號碼布磁扣:之前在比賽看到有人選擇號碼布磁釦,而不用別針,我覺得很帥,所以在EXPO買了一組號稱超強磁力的磁扣,結果幹!跑一跑掉一顆,而且第一個高架不久的強風,把號碼布吹歪,我一路都在擔心號碼布要是掉了該怎麼辦?上了環東高架,幾乎有一半時間都是一手護住號碼布、一手擺臂,大大影響了速度和我的心情,不熟悉的東西不要用,別針還是最穩的。
4.鞋帶鬆脫:這真的記不住教訓,去年台北馬也是鞋帶鬆脫,不過那時候已經進台北田徑場了,就算鞋子掉了也沒差,今年則是在剛上環東高架不久,鞋帶就掉了,還好我綁法比較特殊,可以撐著幾百公尺。因為戴著手套,手指不靈活,停下來綁鞋帶在起跑,最後乾脆打個死結,讓鞋帶隨風飄揚,大概浪費了我20-30秒,但好不容易吸到的大集團,就在停下來綁鞋帶後離我遠去,整路環東高架乎都找不到人幫忙擋風,浪費不少體力。
5.帽子鬆緊度沒調好,起跑前覺得帽子太緊,稍微調鬆,但強風讓帽子戴不住,又取下來調整了兩次。
6.捷運搭錯線,其實比賽當日我蠻早就出門了,但聽信google導航,搭乘信義線,而信義線出口距離寄物位置還有一段距離,搞得我超級緊張,以後應該要直接搭到台北市政府站,一出站門口就是衣保車了,這種低級錯誤不能再犯。
三、賽事過程:
寄物完後,在C區又巧遇Ray大大,距離開賽還有二十幾分鐘,和大大聊了一下天,我們速度差很多,一出發大概就看不到他了。天氣頗冷,開賽前三分鐘把雨衣脫掉、確定手錶抓到GPS訊號,6:30準時起跑。
等到排到拱門前已經過了1分42秒,我心想如果要達成大會時間330,就必須全程配速4:58才有機會辦到。而起跑還會浪費一點時間,速度必須更快,所以前15公里的配速,幾乎都在4:48-4:55左右。賽後看了一下官方數據,我前20K平均配速為4:58,其實就是在計畫範圍內。
在15公里前,我覺得狀況極好,在長距離心肺訓練後,完全沒有任何不適感,心率也維持在Zone2,其實整場比完,我的心律也都在145上下而已,然而在17公里北安路時,右小腿小抽了一下,讓我知道這次比賽計畫已經毀了,大會時間330絕對無望,個人時間330應該也很難了。
開始上環東高架後,之前追過的幾個大集團陸續跟上來,我隨便找了個大集團躲起來,然而22公里處鞋帶竟然掉了,不得已,只能停下來綁鞋帶,如前所述,整段環東高架完全沒有大集團可以躲,此時配速已經掉到5:15左右。
下了環東高架,折返處前看到330配速氣球,已經不可能追上,而且不知道還會落後多久,只能跑一步算一步,去年加速的地方,今年只能維持。
不久後進了河濱路段,去年穩穩五分速通過的地方,今年卻苦苦守著5:20,直到34K終於出現大抽筋,不得不停下來罵髒話,喔不是,是拉筋,此時已經知道335都沒辦法達成,甚至連要守住去年的成績都很困難,只能邊跑邊不斷提醒自己腳放鬆。
最後跑進南京東路,速度只能維持在六分速,跑步姿勢變得極難看,腳根本抬不起來,雙腿大抽筋,那種感覺像是大腿小腿邊跑邊被棍子戳來戳去,稍微一用力就大抽筋。就這樣一直進到台北田徑場,連最後衝刺的辦法都沒有,只能看著時間一秒一秒過去,超過了去年的完賽時間,今年失敗了。
四、結束後:
Ray大大破三,早就等大夥等到發抖,Mio大大319,比去年進步2分鐘,也早已離開會場找親友,Jay大大336,原因是發生車禍,整個賽季都在休養,估計這三個月總練習里程應該不超過50公里,竟然還跑得比我快。在會場集合拍張照片後各自解散,很有本群組風格。
意料之外,完賽後我可以正常的在捷運站、高鐵站樓梯衝上衝下,一副沒事的樣子,隔天開始的延遲性痠痛也不若去年嚴重,去年我可是整整休息了一個禮拜,腳都還一跛一跛的。
做個結論,我覺得今年台北馬結果,差不多就是我今年的寫照,以為自己很努力了,不過事實上是退步了,不管身心方面都是。明年還不確定會不會報名台北馬,馬拉松訓練過程很無聊,常常在想,只是為了身體健康,真的有必要犧牲睡眠、其他運動的時間,全心準備嗎?或許明年會選個不一樣的運動目標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