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2020 Formosa Trail 16K心得



幾個月前報名了鼓起勇氣報名了Formosa Trail,原本還想要有一番作為的。沒想到賽前一個月,由於長期的單車/路跑訓練沒有熱身,導致右後腳跟足底筋膜炎、左膝髕骨發言,11月初又走了一趟奇萊主北,讓症狀更嚴重了,所以這個月的跑量為零,勉強稱得上訓練的大概就是每天早起踩台、還有帶小孩爬壽山而已。

然而都報名了,棄賽好像也很浪費,所以就拋開追求成績的想法,慢慢體驗越野賽事吧!

幾個月前為了訂定目標,稍微做了一下功課,對照去年參賽者完賽時間、自己爬升速度後,訂了16K賽事完賽時間2:30的目標,然而隨著傷勢加劇,也沒有進一步在做甚麼功課,反正我就爛。

由於16K活動8點才開始,所以當日早上我優閒的從老家出發,到鱺魚潭慢條斯理的整理完畢後走到會場,加上走路的浪費的時間,7:30就到會場了。一到會場後領取物資,原來完賽獎牌已經包在物資裡面了,大概是受限於人力不足,沒有完賽後才掛獎牌的儀式,不過總覺得少了點賽後的成就感。



檢討:
1.寄物前應該要再次檢查背包內,有沒有不該帶的東西
領完物資後排隊寄物,聽到其他跑友在互相打針,說甚麼今天只要用走的、最近兩個月都沒練云云,原來不只單車,連越野跑都有打針文化,而我竟然沒有再仔細檢查一次裝備,所以整串的家裡鑰匙、車鑰匙、辦公室鑰匙全部都沒寄物到、直接放在越野跑背包內,整路咖哩咖哩的有夠吵,這是犯下的第一個錯誤。

2.若要拚時間,開賽前盡量往前擠
8點準時開跑,開跑前犯的第二個錯誤就是沒有排在前頭,雖然比賽人數不過三百多人,不過越野賽道不比路跑活動,路面狹小,而且若遇到集團,陡上路段都還要排隊,所以一開始花了很大的力氣在超車、進入林道路段後也被擋了好一陣子,以後應該要擠前面一點。

3.登山杖的取捨
16K的活動,幾乎沒甚麼人帶登山杖,事後看活動照片,跑在我前面的全部都沒帶杖,而在我後面帶杖的也不多,不過登山杖真的讓我上坡省力不少,上坡路段可以一直超車,壞處就是下坡及平路段會受到影響就是了。如果沒意外的話,明年大概會報40K,到時候一定會帶雙杖。

4.事先路況勘查
賽道安排部分,16K的非鋪裝路面應該略高於鋪裝路面,前段跟著大家一起跑,沒有找路的問題,不過到了後半段,差距漸漸拉開,賽道熟悉度就變得很重要了,越野賽不比路跑活動,沒有清楚的指標,在山徑上只有反光路條,柏油路段偶有地上箭頭指示,有的甚至連地上箭頭都沒有。有幾次在山徑岔路口、柏油路馬路口,都不知道該往哪走,只能停在原地等待其他跑者指點,浪費了一點時間(不過不影響總排就是了),若明年報名40K,有時間的話應該要先走過一次。

5.隨身補給
這次隨身帶了三包威德IN、一公升水,完賽後只吃了一包辦威德IN、600cc水,沿路幾乎沒有吃大會補給,以幾乎沒有迷路危險的16K活動來說,隨身補給帶得有點太多了,但若以後參加40K活動,則應該要把緊急糧給備入。

6.下坡技術值為0
上坡路段,由於帶了登山杖,都還可以穩定追過其他跑有,鋪裝路段也都可以維持跑速在5:30-5:50左右,然而下坡路段真的就是不斷被超車,這次活動,我最大的體驗就是,下坡路段真的是越野跑的技術精隨阿。
由於左腳髕骨發炎,讓我不太有辦法放開全力衝刺,加上踏點判斷不夠快,也不知道要用前腳掌著地,所以下坡真的只有吃灰的份,許多上坡段好不容易追過的人,一到下坡段就完全看不到車尾燈了,這個部份真的要多練習。



7.人貴自知
這次最慶幸的就是沒有報名40K,雖然大會有限制40K報名資格,不過我想我用之前走過的山徑紀錄,應該可以順利報名,而最後沒有這麼做,真是好險!
由於運動傷害造成的賽前訓練不足,加上下坡技術不佳,跑完16K就哀哀叫,左腳髕骨發炎情況加劇、右腳腳底板承受了更多重量,完賽後痛到不太有辦法走路,這些都是未來應該要多練習的,如果這次就貿然報名40K組,大概會有很高的機率DNF了。





最後成績為2hr7min42 總34名/338完賽人數,性別排名30名/169完賽人數,比預計快了22分鐘多,原本以為疫情關係,少了國外高手,還會在更前面,結果排名廢到笑,呵呵......呵呵......
不過今年16K,男女比例竟然接近1:1(172:171),8K的女生甚至比男生還多人,比起以往路跑/單車活動,懸殊的性別比例,越野跑真正達到性別平權阿....不過難度更高的40/75/104組別,還是男生比較多就是了。

參加過越野賽後,深深覺得比起路跑活動還有趣多了,而且越野跑的水準真的與登山體能水準呈現正相關,想要從事高難度單攻,真的必須訓練越野跑才可以。或許Formosa Trail會成為我每年固定報名的活動吧。

2020年11月8日 星期日

2020.1105-1106奇萊主峰紀事

 



神隊友好不容易終於排到連續假期了,在!的邀約後,我開了幾個有興趣的路線:
1.平石山2日
2.知馬漢山3日(這個幾乎不可能)
3.奇萊北壁3日
4.九仙山、基隆山、檜山2日(單車+登山)
5.奇萊主北2日,這個最簡單

!認為2日比較適合,而我很久沒上山過夜了,所以權衡之下選了最簡單的奇萊主北。

這是我第二次上奇萊,第一次只上了稜線,莫名其妙的甚麼山都沒爬;而!則是第五次上奇萊,算是老經驗了。

行程就沒甚麼好紀錄了,因為我門兩人狀況都不太好,所以就是順順走,沒有特別開power,行進速度約為上河圖的0.7-0.8倍速。
我的狀況不好來自於長期訓練沒有熱身,導致左膝蓋髕股發炎、右腳跟足底筋膜炎、加上被小孩傳染感冒。而!的狀況差則來自於他的怠惰。

值得紀錄的部分有幾個:
1.回憶會美化腦海中的紀錄,其實稜線山屋到奇萊主峰還蠻遠的,不過還好第一天天氣不錯,所以8:30出發、上到稜線山屋12:10、糜爛了一小時左右,來回奇萊主好像就四點多,還算有餘裕。


2.第二天原本預計要上奇萊北,不過走了20分鐘,看苗頭不對,天氣越來越差,所以我建議!直接下撤,事後來看雖然有點可惜,不過的確上了山就是一片白牆,所以奇萊北就等到下次有機會走北壁或是東稜再說吧。
第二天天氣差

3.不要把山羊誤認為水鹿,要不然他不會理人(?)


4.稜線山屋旁的營地相對比較避風,不過這次晚上風還是超大,我們整晚都沒甚麼睡,幸好沒有影響隔天狀況太多。

5.我的感冒被黑色奇萊的神祕力量治癒了,下山前感受到感冒症狀已經全好了,可惜開車回到平地後感冒症狀再度出現QQ

6.奇萊主北整段路已經被修整的越來越簡單,很多地方還架上鋁梯,一開始覺得蠻多此一舉,不過後來想想,如果不架鋁梯,落差會越踩越大,對環境也不好。
7.其實我覺得揹小孩走谷關七雄比奇萊主北還累...

行程檢討:
1.這次竟然沒帶到水袋,能夠裝水的容器只有一個寶特瓶,還好有神隊友carry,帶了大量的水上山,這點真的要深刻檢討。
2.不小心把家裡機車鑰匙帶出門,這點也要改進。
3.該新買一顆帳了。




2020年10月28日 星期三

訓練雜談6-FTP迷思

線上遊戲:

1.

近期開始打線上遊戲,一周大概固定5天早起踩台一小時,Zwift得出的FTP為240W 而前一陣子使用Remp Test測出則為245W,不管是240或245W,對我來說都太高了,所以上網找了一下FTP的定義:

https://uiantraininglog.blogspot.com/2018/02/ftp.html

感謝羅教練整理了國內外各教練對於FTP的定義,不過既然FTP這詞是Dr. Andrew Coggan跟Hunter Allen創的,所以我想用他們給的定義應該最準,忠於原著啊!

「FTP是指騎士維持在穩定輸出且不會疲勞的狀態下,維持約一小時的最高功率」感謝羅教練翻譯。

如果以這句話為定義的話,那麼我的FTP大概只有210-215W

昨日早上第一次騎Zwift阿普度,成績為65分鐘多,AP211W,NP不知道,可能高一點點吧,可是最高也不會超過215W,其實這個狀態對我來說已經算緊繃了,搭配下午的間歇跑,已經明顯感覺身體疲勞累積到隔天了,所以我的FTP目前頂多就是215W,不能再高了。

目前體重73公斤上下(今天早上量是73.4),所以目前推力比還不到3

我騎車目的倒不是減重,因為目前的身材算不上胖(當然也跟瘦差很遠就是了),反正我連市民組車手都算不上,與其依賴減重提高推力比,倒不如提高瓦數,還比較符合實際效益。

所以近期的目標,希望能逐步提高FTP,至少到235W以上,這樣的話,就算體重維持在72-73,西進武嶺應該也可以進3:50了(以目前水準應該在3:58-4:02之間,兩年前PB是3:56)


2.

Zwift真的蠻好玩的,目前等級10,緩慢上升中,因為很有樂趣,所以幾乎每天早上都是4:20-4:30起床,五點以前就在訓練台上了,端看當天團騎活動開始時間。

因為我只有清晨時間有空,所以很難跟到台灣TTR團,蠻可惜的,不過Zwift是世界等級的線上遊戲,清晨時踩台,各國人士都有,最多的是澳洲、日本、美國,今天早上3R團騎還有一位對岸朋友。

目前固定會參加的團騎大概有:

周一4:55 JETT Monday Morning Ride,日本人開的團,推力比2.5-3.0W,時間50分鐘,真要跟完全程大概整趟推力比都要開到2.9-3.0,對我來說蠻硬的,日本朋友開的團,控制力很好,反正就是整團都要從頭到尾騎在一起,太快會被抓回來,太慢的話自己想辦法

週二5:00ZWC Tuesday Morning Hill Climb或是5:15 3R Watopia Flat Route Race,前者是平路團騎,後者是爬阿普度,端看當天心情。

週三5:15 3R Volcano Flat Reverse Race,3R一天都開好幾團,不過大都是比賽性質,所以不會有那種百人大集團,不過跟別人輸贏的感覺真的不錯

週四沒有適合的團騎或比賽活動,所以大都是自由騎,挑一條路線,穩穩的用200W騎完這樣

周五的話就比較多活動可以選了,3R、GGCC或是Zwift官方都有活動

周末的話就比較不固定,因為大多要回老家,或帶小孩出門走走,所以周末大多是休息日。

經過這幾周的估計,我每週TSS大約在450-500左右(FTP設定為220W),這其實應該算是我目前能負荷的極限了,因為我還有跑步、周末登山、MTB等活動,再高大概很容易OT,其實在一開始玩線上遊戲時,有點太過入迷,整個人的狀態都非常疲乏,所以現在大概就控制在這個強度。

話說回來,TSS的計算又必須回歸到FTP的設定,ZWIFT算出來的和「騎士維持在穩定輸出且不會疲勞的狀態下,維持約一小時的最高功率」其實差異非常大,以我為例,就是245W和215W的差別,如果以245W為基準,那麼週TSS500鐵定OT,但之前設在210W又太輕鬆了。

而且FTP指標其實是浮動的,每天選手的身體狀況也不同。昨天騎了阿普度AP210W,由於疲勞累積,今天我再騎3R團的AP才不到200W,疲勞程度是差不多的,所以TSS值也只能當作參考用。


呵呵4iiii呵呵:

另外要抱怨一下4iiii功率腿,兩周前的西濱200K竟然說沒電就沒電,隔兩天回到家踩台又不知道因為是鈕扣電池品質不良還是功率腿問題,頻頻斷訊,目前換上新的Panasonic電池已經有改善。不過依體感檢測,4iiii功率腿準確度感覺不太可靠,而且每次踩台一定都要校正,要不然幾乎都不太準,尤其是天氣忽然變冷或變熱的日子,估計可能差到10%左右,那可是天與地的差別阿!


心率:

自從我的心率帶壞掉以後,已經好一陣子沒在館心率了,不過近期打電動後,又覺得心率是個重要指標,所以又買了一條迪卡儂心率帶。

這週開始戴上心率帶以後才發現,我的心率低得誇張,這不是指心肺強大的那種心率低,而是極限心率偏低許多。經實測我的靜止心率大概是55-59左右,完全放鬆後可能再低一點吧,靜止心率其實不算特別低。但騎乘強度Z4左右時,我的心率也才135左右,這明顯就太誇張了,而在最後衝刺時極限心率也才150左右。記得三四年前,我的極限心率還有到170左右阿...


2020年10月18日 星期日

2020 輪霸西濱200K

活動前一周臨時收到車友免費轉讓,感謝建宇大大好人一生平安。然而號碼布是有了,但好久沒有外騎了,倒是最近兩個禮拜開始玩線上遊戲,每天踩台45分鐘到一小時,不知道體力有沒有辦法撐完全場。

由於活動前一周才開始準備,所以必須要做的事情有幾項:

1.買條新車褲,我的Santini車褲已經破了個大洞,不適合再穿出門了

2.外騎適應一下,確認自己還會不會騎車

3.整理一下單車,包括調整變速、洗車、清傳動。

百忙之中,終於把上述三項完成了,外騎還破了一次胎,補胎液早就變質補不起來了,所以目前後輪有塞內胎,雖然塞了內胎會影響路感,不過我也懶得處理破胎了,就這樣上場吧!


10/18當天

上午4:50出發,雖然早起對我來說不是難事,畢竟現在每天清晨都在打線上遊戲,但很不巧的兩隻小鬼晚上都睡不太好,所以真正睡眠時間大概只有四小時,準備上高速公路前就接到建宇大大來電,原來大大五點就已經到會場了,嚇爆!我趕緊驅車前往會場媽靈宮

5:35抵達媽靈宮,5:40與建宇大大和他另外一位隊友見面後,閒聊了一陣,便開始排隊準備出發了。



6:10準時出發,一開始不意外的有些強者開始拉間歇出去,我就比較保守,破風一陣子之後,看到合適的集團就龜在裡面,這一龜就龜了195公里,當了幾乎整場的俗辣。

其實活動前就設定這場比賽穩穩騎就好,順利的話,預計七小時完成,強度應該不會太高,然而穩穩騎的計畫只維持了前60公里。

活動總里程203公里,當里程接近40公里時,就已經看到對向台北場的第一集團已經到了,速度真快阿!無奈今天東北季風超級大,要穩穩維持30公里前進相當困難。在這邊要特別感謝我躲在這個百人大集團裡面的火車頭大大們,每個應該都是推力比5、FTP300W的強者,如此強勁的東北季風,還能維持接近30公里的速度逆風前行,真心佩服。

然而穩定的大集團過了大約里程數60-70公里後,台北場的100K領先集團折返後追上了,整個大集團的節奏馬上又變快許多,接下來越跟越吃力,前面車友如果不小心開洞,要追上就必須開大瓦數,讓我吃了不少苦頭。

接下來,我的功率腿沒電了,啊啊啊!碼表上僅次於里程數和速度的最重要數據沒了,我要怎麼騎車啊?明明出發前還檢查過,電池還有90%的,怎麼說沒電就沒電了呢?呵呵4iiii呵呵....

一直到台北折返點前3公里,我真的再也追不上大集團了,人家100K組的最後衝刺,一大堆200K組的也跟著湊熱鬧,好像大家都不用再騎回苗栗一樣,我可沒那麼勇,該跳車的時候還是要跳車。

感謝攝影師大大拍到我在集團最後當俗辣的身影

9:45抵達八里折返點,去程花了3小時35分,比預計還慢,因為東北季風太強,估計回到苗栗應該會超過7小時了。排隊喝了碗熱湯,菜頭完全是硬的,工作人員在嘀咕為什麼一下子來這麼多人。然後會場沒有香蕉,我身上帶的三包威德IN,只剩下不到一包了,有點害怕。



在會場休息了接近15分鐘後,繼續折返,很幸運的在折返後第一個紅綠燈就遇到兩隊人數頗多的車隊,車衣上寫著Sausage Team,香腸車隊?香腸車隊的平均水準真不錯,我不大好意思插在車隊中,所以一直都尾隨在車隊最後,而領騎的都是同樣兩位大哥,這兩位大哥的實力真的不得了,一開始速度都在45左右,估計在後面跟車的功率大概要超過200W,推力比3以上才咬得住,那麼火車頭大哥這段路的推力比至少要4以上了。我心想:幹他們是認真要這樣推回苗栗?還好過不久,車隊裡面就有人反映推太快了,接下來火車頭大哥大概就把速度維持在40公里以下,我想可能推力比在3左右吧?算是很舒服的速度。

途中集團內的其他車友發生碰撞摔車,就在我左前方,還好我一直全神貫注,發現前方兩車距離太靠近時就開始減速,躲過了集團內的小摔車,香腸車隊的大哥們技術也都不錯,都沒被波及到,集團內所有人都停下來處理真有愛,還好兩位車友只有皮肉傷,車子好像也沒大礙,確認沒事後就繼續前進。

回程在桃科的補給站吃了大會提供的糖果,真不錯吃,再塞了好幾塊餐包當作沿途補給,我已經打定主意當個俗辣,跟著強者車隊推回苗栗了。

然而進入竹南後,有個強者車友從旁獨推超車,似乎激起了香腸車隊大大們的好勝心,火車頭們不顧後面隊友,開始PK起來了,平均速度馬上提升到了45公里以上,我估計跟在後面的功率應該都在250W上下,撐不到20分鐘後,準備向後彈射,還好距離終點只剩下4公里,推了一小段平路後,來到了後龍坡。

我已經好久沒有爬後龍坡惹,之前北高雙塔都是開密技繞掉,因為後龍我很熟啊呵呵,不過這次終點在後龍坡頂,繞不掉啊!只能認命的慢慢爬,感覺後龍坡這兩公里大概要搞超過10分鐘。

12:51抵達終點,真的累壞了,我的身心靈都受到了不小的創傷QQ,總時間6:40:16,比預計七小時快了近20分鐘,不過這根本不是順順騎的強度啊。



賽後點了米粉和貢丸湯,口乾舌燥到固體食物難以下嚥,勉強配了貢丸湯吞下肚,稍等了一下還沒看到建宇大大和隊友,所以直接開車回家。

完騎心得:

1.200K的活動真的太久了,騎完身心俱疲,以後參加活動還是選擇100K左右的就好了,3小時左右完騎,又可兼顧強度,最重要的,還可以趕回家帶小孩。反觀200K活動,大概都要拖到7小時左右,算是整天都耗在車子上了,而且強度又必須降低,長距離活動危險性也比較高。

2.總之就是練不夠,所以騎完後身心俱疲,特別感謝香腸車隊的大哥們破風領騎,如果沒有這群大哥,我一個人獨推不知道還要搞多久。

3.再次感謝建宇大大好人一生平安,接下來全休幾天後,繼續當我的溫室車手吧!



2020年9月20日 星期日

2020捷安特盃鐵人二項、小鐵人

 好久沒有寫些比賽的東西了,雖然沒有認真練習,不過還是要記錄一下過程和成果。

會報這場比賽,最主要的原因是讓小兒體驗比賽的感覺,每天看著牆壁上滿滿的獎牌,小兒一直吵著要拿獎牌,找來找去就是這場最適合了,於是乎我就跟著一起報名了。

由於回家以後有堆積如山的家事要做、還要照顧兩個小孩,所以下班時間沒辦法練習,只能在上班休息時間做短時間的練跑。回顧2020年1月到9月,我只外騎過一次公路車,這點真的很廢了,而跑步倒是有持續訓練,不過都以3公里內的配速跑、間歇跑為主,所以有氧能力一直沒有提升。

因為大鐵人與小鐵人比賽時間差了好幾個小時,所以我前一天先到比賽會場附近的岳大大家住宿一晚,讓老婆和小孩先回家睡,等到比賽當天八點多再出發就好。前一天感謝岳大大的「偽-超補法」買了大量的鹹酥雞,配上1000CC的啤酒,讓我晚上睡得很好。

比賽當天4:30起床,有點認床,睡得不是很好,如果下次有機會,應該要直接帶自己的枕頭過來。整裝完畢後5:10從岳大大家出發,騎單車不到5分鐘就到會場了,接下來慢條斯理的寄車、整理比賽用品。

為了這場比賽,我還特地到迪卡儂去買了一件鐵人衣,特價699真的相當划算,比鐵人賽還是要穿鐵人衣比較方便阿!

大會準時6:00起跑,賽事順序為路跑2公里、單車40公里、路跑10公里。賽前給自己的目標是希望能進分六,如果認真練習的話,這應該不是太難,不過太久沒騎單車是最大的隱憂。所以我的策略就是路跑2公里配速全開,壓在4分速左右,單車部分就穩定輸出,能輪就輪(這場比賽沒在抓輪車),最後跑步希望能用5分初的速度完賽,看似一切都很完美,不過實際執行則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最後跑步大烙賽。

路跑2公里,第一關路跑賽道在大甲高工校園內繞來繞去,大會鳴槍後,腎上腺素小小爆發,一路跟著人群衝,想要至少維持在前段班,瞄眼看手錶,配速都在3:50左右。地面狀況偶爾凹凸不平,不過憑藉腎上腺素的力量,第一關8:03完成,算是有達到自己目標,平均配速4:01,這個速度也差不多是自己全開的極限了。

T1轉換區:換鞋、戴安全帽、吸膠、拿膠,花了整整兩分鐘才初轉換區,果然鐵人新手,查了一下專業選手的大概都在1分鐘左右,甚至更快。



單車40公里,原本以為第二關的單車應該算是我相對比較強的項目,然而太久沒騎車,水準整個弱掉,出了大甲高工後,比較快的後追集團都還來不及反應就吸不到了,之後大多跟著幾個實力相近的選手互組集團。本來想無恥的從頭躲到尾,但偶爾還是受不了良心的譴責,出來破風一下,下場就是股四頭肌過度使用,影響到最後一關的路跑10公里。自行車段成績1:11:16,不算有達到預期的1hr10min以內,不過實力也就只有這樣了。



T2轉換區:下車後穿著卡鞋奔跑,腳趾無敵痛,而且單車路線後段有個小陡坡,那時候出力有點大,大概都在400W上下,導致進轉換區脫卡鞋時小抽筋,到這時候我就知道不妙了,後面路跑一定大烙賽。T2轉換區花費1分25秒



路跑10公里,完全是大烙賽,前面兩關還算勉強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但是第三關路跑真的沒膏了,原本計畫5分速完賽,在開始路跑沒多久後就,發現要維持6分速都很困難,而且好渴好渴,稍微用力跑就會抽筋,還好大會很貼心,最後路跑段每兩公里就有一個補給站,嗚嗚嗚太感動了阿!我還以為會跟馬拉松活動一樣每五公里才有補給站。最後路跑成績是59:25真的是爛到笑的成績,平均配速5:56,跟賽前目標5分速天差地遠。


最後名次出來,總44分8,還是一樣這麼爛阿...夾雜著些許失望,準備迎接小兒的賽事

小鐵人比賽是跑200公尺、騎3公里、跑800公尺。雖然我早早知道小兒跑步不行,不過他單車應該還不錯,賽前沒有給他設定目標,只叫他盡力跑、盡力騎就好,然後祈禱不要最後一名完賽。為了這場比賽,我還特地把他的20吋童車改細胎(把老婆的小折細胎拔下來用),再徹底的清理傳動(我連自己的車都沒保養,整車泥巴)。

小鐵人開賽後,很不意外的跑步馬上變倒數,畢竟小兒年紀才六歲,參加6-9歲組別總是比較吃虧。進入轉換區後也是慢條斯理的,搞得爸爸我都比他還緊張了。好不容易牽了腳踏車,準備開始騎時,小選手們也幾乎都跑光了。


小鐵人單車段在校園裡面繞來繞去,我也沒辦法追著小兒拍照,只能在單車終點區慢慢等,但出乎意料的,小兒騎單車速度相當快,事後看成績,三公里平均時速竟然到了19.7公里,要知道校園裡面的路線彎來彎去,還有許多折返的地方,這表示他有在騎的時候時速應該都是破20。

單車段結束以後,小兒超過了許多選手,最後路跑段毫無意外的跑很慢。因為非選手不能闖入賽道,家人只能在跑道旁幫忙加油,還好小兒雖然跑不快,但幾乎都沒有停下來用走的,最後的成績還在前1/3左右。


心得:
1.捷安特盃真是越辦越不錯了,小兒也玩得很開心,明年或許有很高的機率會再讓小兒參加,我的話就再看看吧
2.單車練不夠,跑步練不夠,而且有氧能力一直都沒有提升,所以這兩年幾乎都沒甚麼進步QQ,如果以後還要參加的話,還是要多多準備。




2020年8月10日 星期一

20200807阿白縱走

 


Strava收費了,我這種免費仔就沒辦法看到許多人的登山數據,甚是可惜,以後估算行程的難度更高了。

原本的行程是陪家人走走鳶嘴捎來,不過老婆身體微恙,所以變成自己行動。好久沒有自己爬山了!就選個半天行程:阿白縱走吧。

自從開始涉獵比較快速的健行後,發現網路上大部分的行程參考價值都不高。

熱心山友分享的行程太慢,不適合我。強大的越野跑者分享的行程更沒有參考性,因為根本辦不到。
不只是辦不到,而是根本不知道其他跑者的屬性,有些人上坡強大、有些人平路跑得快、有些人是下坡之神,如果真要追求速度,其實跑者之間的屬性多有不同。
而我的強項或弱項是甚麼呢?

上坡鳥鳥的、平路跑不快、下坡超爛,好像都很差QQ

即便如此,還是在網路上找了兩份對我來說參考性比較高的行程記錄,感謝二位山友無私奉獻
紀錄1

紀錄2

會選這兩份紀錄的原因是有GPX檔,可以很清楚知道其他人的區段時間,而這兩份GPX檔算是網路上找到行程相對比較快的,再參酌一下自己的爬升速度,進而定出預估時間。

估算自己行程的基準,大概是純上坡路段每小時爬升600公尺,再稍微寬估一點點,這樣強度不算太勉強,至於稜線上上下下的部分,就根據純上坡的路段與參考資料當作比例下去估算,得到的結果大約是紀錄1的山友紀錄時間*0.9。

不過紀錄1的區段時間,下白毛山明顯偏慢許多,那就把最後一段多出來的區段時間當作緩衝時間,最後做成下表:
地點海拔預估行走時間里程預估時間實際時間實際時間(碼表計時)他人參考時間1他人參考時間2
裡冷橋H61000KM6:205:510MIN
阿冷山登山口H83025min3.8KM6:456:2635min28MIN32min
阿冷山前峰岔路H15201hr45min5.18KM8:057:361hr45min1HR56MIN2hr29min
阿冷山三角點H15402hr1min5.89KM8:217:522hr1min2HR15MIN2hr52min
阿冷山前鋒岔路H15202hr24min6.76KM8:448:082hr17min2HR40MIN3hr19min
太郎山H15183hr16min8.63KM9:368:563hr5min3HR38MIN4hr29min
次郎山H15003hr31min9.16KM9:519:103hr19min3HR55MIN4hr46min
白毛山H15224hr17min10.4KM10:379:493hr58min4HR45MIN5hr41min
白鹿吊橋H5505hr40min15.1KM12:0010:515hr6HR18MIN6hr55min

實際走完的結果,比預計行程快了接近40分鐘,表示我估算的時間還是有餘裕,之後可以再估得更精準一點。

簡要紀錄:
凌晨三點,被妹妹的哭聲吵醒,再度昏昏沉沉的睡下去,不過接下來就睡不好了,早上4點20分起床,比預計還早25分鐘起床。

4:50騎車出發,先到7-11吃早餐手卷

5:47抵達裡冷橋,在橋頭停好車,稍微整裝


5:51出發,因為騎車吹太久的風,膝蓋和右腳踝感覺到明顯的不適,右腳踝的傷已經有一陣子了,在未完全熱開的情況下,疼痛的感覺越來越明顯,讓我相當困擾。

6:26抵達阿冷山四壯士登山口,中間上了一次廁所,加上右腳踝不適,已經比預計行程慢了10分鐘(與預計時間比為140%)。


過阿冷山北北峰後,有小小展望點,可以看到白姑山系


7:36阿冷山前峰岔路,累計時間1小時45分,已經追上預計行程,大概可以預測接下來每個區段時間都會超前,所以以後可以再估得緊湊一點(與預計時間比為87.5%)。



8:08阿冷山三角點,與預計行程相同;8:56回到阿冷山前峰岔路,區段時間又再快了7分鐘(與預計時間比去程100%,回程69.5%)。


從1509峰遠望太郎山和次郎山


8:56太郎山,只比預計行程快4分鐘,因為中間停下來調整登山杖手把帶長度,花了5分鐘左右,在這段路也拍了比較多照片(與預計時間比為92.3%)。


9:10次郎山,比預計行程快1分鐘(與預計時間比為93.3%)


過次郎山後,可以看到國姓

9:49白毛山,比預計行程快7分鐘,次郎山到白毛山是陡下後又陡上,事後檢視我的完成時間與他人相比,陡上及陡下速度明顯比較快,上上下下稜線地形則沒有太大差異。(與預計時間比為84.78%)

下白毛山後的展望非常好,可以清楚看到東卯山全貌



10:51白鹿吊橋,下白毛山比預計的還要陡,產業道路也比預計還長,陡下的心很累,還好今日是平日,所以陡下路段不大需要排隊。過登山口以後的產業道路開始小跑步,抵達白鹿吊橋時間比預計快了21分鐘(與預計時間比為74.69%)


抵達白鹿吊橋後,原以為已經解脫,沒想到準備上公車時才想到忘記戴口罩,所以不能上公車,只好認命的從白鹿吊橋踢柏油路踢了6公里,回裡冷吊橋停車處,中途還在白冷吃了一支冰棒。

12:10回到裡冷橋,下午回辦公室上班,結束今天的阿白半日遊。


2020年7月6日 星期一

20200704 聚興山-林牛山-聚興山O型







雖然海拔不高,但卻不可小覷。

在魯地圖上,前陣子有山友畫出了聚興-林牛O型的路線,然而網路上真正走過這段路的山友卻不多。
原以為這條路線不長,而且距離大眾路線不遠,應該不大困難,然而我想錯了,林牛山下切路線完全沒路,好不容易切回果園後,也沒勇氣再上雙層涼亭了,只能另外找路回去。

最後沿著產業道路往上,找到藍天隊開的稜線山徑(應該可以叫做聚興山西稜吧?),雖然一樣久沒人走,不過至少路條清楚,感謝前輩開路。

原計畫1.5小時就要完成的路線,竟然搞到超過2.5小時,以後就算是郊山山徑,只要非大眾路線,應該都要做足功課



簡要紀錄:
6:30新田登山步道停車場整裝完畢,出發!
6:48聚興山
聚興山至林牛山路條多、路況好,山徑被清得很乾淨,只要稍微注意路條,不太有迷路的風險。
7:20林牛山

林牛山下切後,一開始路線還不錯,偶有岔路,但都有路條可以跟。
但過了岔路後,路線開始變得原始,只有非常零星的路條,一直到果園前幾乎都是看到路條就硬切過去
最後的竹林只找到三個路條,而且都不在路徑上,事後看了其他人的紀錄,才發現綁路條的山友跟我是逆向,所以我這方向走很難照著他的路線走。
找了短短幾百公尺,找了40分鐘的路,最後乾脆不管路條、不管路徑,抓準方向直接硬幹下切,因為竹林實在太密,再加上藤蔓滿布,GOPRO沒多久就被勾掉,所以只能先把GOPRO收起來。
結果硬鑽5分鐘後,果然鑽出果園,得救了!手腳都被刺藤刺滿了小洞,還好不礙事。
8:20林牛山下果園
8:25接回產道,沿產道往上走
8:40走錯路,終點為壞掉的怪手,折返後在稜線上桌椅後方找到路,這條路線魯地圖上面沒有,全段都有綁上藍天隊的路條,感謝藍天隊前輩開的路,雖然箭竹芒草一樣頗密,不過跟剛剛那段下切比起來,就是小菜一碟。
最後即將回到聚興山山頂時,右手手腕附近被不知名的東西刺了一下,非常刺痛,過了兩天依舊沒有消腫,猜測應該是被虎頭蜂叮到。
8:57回到聚興山山頂,拍張照後狂奔下山

9:06回到新田登山步道停車場,從山頂下來只花了9分鐘不到

後記:
1.回到家後,後側大腿有大面積被蚊子叮的情形,相當的癢,上網問了朋友們,有人說可能是蕁麻疹,雖然症狀很像,不過我從來沒得過蕁麻疹阿...可能不知道被甚麼昆蟲或植物毒液抹到,引發過敏反應吧?還好隔了兩天傷口就開始結痂,看起來沒甚麼大礙。

2.手腕附近疑似虎頭蜂叮咬的腫脹還沒消,這個大概要比較久。
3.小腿一樣一堆小傷口。
4.下林牛山不久後撿到一個山頂鳥水壺,如果有水壺主人看到請跟我聯繫,我會保留一段時間。
5.迪卡儂的越野跑鞋還不錯












2020年5月4日 星期一

2020.05.03一日惠蓀O聖


這是我目前走過最難的行程了,一日中級山系列的終極挑戰。


 

幾個月前在FB看到有山友分享這條路線,讓我非常感興趣,於是上網搜尋了一下相關紀錄,發現走過的人真的沒幾個,走得完的都是強者,然而就算都是強者,所有紀錄相同之處是一定會摸黑,超過14個小時是正常,甚至15-16個小時也有可能。

由於這趟行程不簡單,我沒有勇氣一個人走,所以今年年初問了「!」有沒有興趣,他說OK,然而他的工作型態,休假時間比較不固定,所以約起來一坡三折,流隊了兩次,從2月約到5月才成行。

參考資料:
順走:
金牌 2011/3/8
https://www.keepon.com.tw/thread-fcfa2969-16d8-e411-93ec-000e04b74954.html

攝影記者到攝影師2017/12/10
https://blog.xuite.net/paichiawu/twblog/554567810-20171210+%E6%83%A0%E8%93%80O%E8%81%96

leonsway2009/10/24-25
http://leonsway.blogspot.com/2009/11/20091024-1025-o.html


97.01 守城會師-中興
https://nchumcc.pixnet.net/blog/post/17367445

新竹登山協會2010/10/8-10
https://linyoung.club/shou-cheng-da-shan-you-sheng-shan/

逆走
【20191117一日惠蓀逆O縱!】
山友私訊紀錄

週三隊2013/01/09
https://www.keepon.com.tw/thread-edc51383-18d8-e411-93ec-000e04b74954.html

有勝紀錄
千慧登山社2020/1/9
http://1000wisdomr417.blogspot.com/2020/01/677.html


基本上這應該是網路上所有找得到的記錄了,單攻的紀錄分別是金牌(2人)、從攝影記者到攝影師(3人)、山友逆走私訊紀錄,其他都是重裝有過夜版本,時間上就比較沒有參考性。
最後一份有勝紀錄是今年年初的,而且該紀錄有走到1950鞍部,應該是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然而實際走過後,發現千慧登山社的速度實在是快得驚人,2小時26分鐘即登頂有勝山。這幾乎是我單人腳力全開的速度。這次上有勝山,我們中間只休息一兩次,都不到5分鐘,也花了2小時42分,也因為太相信自己的腳力,所以這趟行程許多路段都估得太快,導致最後晚了一個多小時下山。

簡要紀錄:
總費時13小時35分
5:15 有勝溪旁停機車,另外一台機車已放置於惠蓀服務中心
5:40 整裝完畢,出發
6:01 獵人營地
7:03 1664峰
7:17 1696三岔路口
7:52 2032峰
8:22 有勝山三角點(Q10)
9:29 1950鞍
9:39 岩壁展望處
10:18 林間營地
10:24 進入檜木墳場
10:31 南東眼岔路(迷路一陣子)
12:01 守城大山三角點(Q20)
12:56 守關山岔路
12:58 守關山(Q5)
14:16 1949峰
14:51 關刀山指示牌岔路
14:59 關刀山三角點(Q10)
15:17 回到關刀山岔路
15:38 工寮營地
15:52 丁字山山頂
16:36 我音小出岔路
17:08 接關刀山林道
17:13 林道止,上小出山
17:40 小出山三角點(Q5)開始奔跑下山
18:25 湯公碑 18:40上頭燈,速度變緩
19:15 惠蓀林場服務中心

亂七八糟心得:
由於本次行程路途遙遠,所以我先請神隊友!前一天先住我家,我老家到惠蓀林場只要30分鐘路程。前一天晚上約9:40躺平,無奈小朋友晚上一直起床哭鬧,所以我整晚都沒睡好,!可能也差不多。

當天早上3:30準時起床,稍作整理、上完廁所後先到7-11吃早餐、買午餐。這次行程我只帶2000cc的水,!有點懷疑不夠,但我沒有再多買水,這造成我最後上小出山時完全沒水可喝,以後這種行程應該至少要準備2500cc以上的水啊!

4:50抵達惠蓀林場服務中心,先丟一台機車在餐廳旁,接下來機車雙載下有勝山登山口。這裡犯了一個錯誤,沒有把機車停到更裡面的關刀山林道,最後多走了2.8公里的森林步道,真是崩潰。

5:15抵達有勝溪旁,整裝、熱身,5:40出發

有勝山登山口要過溪,不過溪水早就被接光了,所以不用下水,過溪後開始就是一連串的陡上。

6:01 獵人營地,不停,續行。我跟!說後面由我帶路,要不然跟在他後面永遠不會進步,!表示同意。過沒多久遇到兩位重裝山友,相互問好後續行

7:03 1664峰,!喝個水。

7:17 1696三岔路口,路旁貼著1664峰的牌子,牌子上被用紅色麥克筆寫著「這個不是早就過了嗎?」直接開嗆耶。旁邊一角還註明「到有勝山約一小時 一步一腳印」



7:52 2032峰,!喝水,吃點東西。過2032峰以後箭竹開始變密,中間還有幾處大倒木不太好鑽,不過路跡還算清楚,路條也不少,只要不恍神,應該沒有迷路的可能。
2032峰


鑽倒木很辛苦
有聖山岔路指示牌


8:22 有勝山三角點(Q10),三角點視野不錯,對面白姑山系、北三段都清晰可見。由於到這裡已經比預估行程晚一小時了,所以只休息十分鐘就續行(我的預估速度真是快得離奇,幾乎不太可能達成)


8:56 泥水塘,有勝山後第一個小山頭切錯路線,我拿手機看位置,!則直接拿出指北針找方位,結果!比我先找到正路,這就是登山實力的差別啊。在地圖標示「獵人營地」的附近,找到個泥水塘,水質可怕,除非迫不得已,盡量不要在這邊取水。
尼水塘

9:29 1950鞍 原本以為有勝山到1950鞍需要花時間找路,所以多估了一個小時的找路時間,沒想到這段路條還算清楚,所以又追回行程。

9:39 岩壁展望處 過1950鞍以後就沒那麼簡單了,超密的箭竹林,再加上超陡的坡度,這段路線算是惠蓀O聖中最難搞的路線,耗費相當多體力

10:18 林間營地 兩人已經紅血,稍作休息。

10:24 進入檜木墳場
大片的盜伐林

10:31 南東眼岔路,這邊是最容易迷路的路段,整片盜伐林被山老鼠採得到處都是路逕,而且路條很稀疏。原本1950鞍前還有很密集的鐮刀隊、陽光隊路條,到這邊幾乎都沒有了,只剩下零星的古早路條。我們在這邊也找路找了好一陣子,最後找到的路線跟魯地圖上面的差距也不小。
岔路不久後有山字水泥柱

路旁巨大的猴板凳


12:01 守城大山三角點(Q20) 岔路處差點錯過守城大山三角點,還好被!拉回來,三角點沒有樹蔭,所以拍完照後就到岔路林間大空地吃午餐。我買的握便當沒有微波,吃起來粒粒分明,以後還是要請店員幫忙微波才好。離開守城大山不久後遇到二位山友,其中一位戴著護目鏡,在這種路段真的很需要一副護目鏡

12:56 守關山岔路,過守城大山以後路跡清楚許多,沿路有好幾個箭竹隧道,不過比起前面一段,根本是小菜一碟。

12:58 守關山(Q5),遇到最後二位山友,排隊拍完照後續行,之後就沒遇到人了。


14:16 1949峰,守關山以後的路線都還算清楚,只要跟緊路條,就不太需要找路,只是路途非常遙遠,上上下下的,非常折磨人。這邊我多估30分鐘找路時間,雖然最後沒找路,但前面行程落後太多,所以依舊保持落後45分鐘左右。
1949峰有山字水泥柱

14:51 關刀山指示牌岔路,從1949到關刀山指示牌有很多山頭,加上體力衰退之故,行進速度不知不覺變慢,喝個水後往關刀山前進。
地上有水晶蘭

關刀山指示牌岔路

14:59 關刀山三角點(Q10),到山頂時有兩條白色繩子圍住,大概是怕從大眾路線上來的登山客下錯路線。山頂有一倒塌涼亭,三角點旁平坦好休息。我們在這邊吃完餅乾後,重綁鞋帶,準備轉換成下坡模式。

15:17 回到關刀山岔路,不休息,左轉往小出山。
15:38 工寮營地,不休息,續行
15:52 丁字山山頂,過了工寮營地不久後,右方有明顯岔路向上,我們續走一兩分鐘找不到往丁字山指示牌後,回頭到岔路處向上。沿路都有路條,不過丁字山山頂沒有基石,只有焦掉的樹木和盜伐林,!覺得這邊很空虛,連照片都不想拍,我用GOPRO拍了一張合照後下山。
!的表情透露出他有多悶

16:36 我音小出岔路,上丁字山多花了一點時間,到我音小出已經落後預計行程許多,勢必要摸黑了,只是看看能不能少摸點黑,稍作休息後加速下山,沿途經過大片人造柳杉林,不過我們已經沒時間欣賞風景,下坡速度越開越快。

17:08 接關刀山林道,林道平坦好走,不過只走了一小段就準備陡上。先前查過他人紀錄,從關刀山林道走出惠蓀林場非常不好走。

17:13 林道止,上小出山,最後兩百多爬升,我已經完全沒水了,!還剩下約300CC,他分我喝了一口,挑戰最後上坡。

17:40 小出山三角點(Q5),終於走完所有山頭了,由於天色頗晚,所以照了幾張照片、喝最後一口水後,開始奔跑下山。在小出山頂,!請我喝的那一口水,是我這輩子喝過最甘甜的水,到底是甚麼水怎麼會這麼甘甜呢?其實就是我家昨天煮的白開水啊

我和!兩人對小出山的印象就是很簡單...所以我還跟!說現在開始狂奔下山,搞不好不用摸黑喔!就這樣,兩人體力全開,直到湯公碑

18:25 湯公碑,拍張照,續行,走到這邊還沒拿頭燈,對我來說真是了不起的成就啊!


18:40 天太黑,撐不下去了,上頭燈,速度變緩,接上關刀山林道後,!問我機車沒辦法上來嗎?我才想到原來可以偷偷上,這時候真的已經瀕臨崩潰,超級後悔早上怎麼沒多想一下,直接騎上關刀山林道口,最後還要多走兩公里。

19:15 惠蓀林場服務中心,崩潰登出,又渴又餓又累,服務中心旁有飲水機和飲料機,我把水袋拿出來,狂喝1000CC的水,再喝了半罐有史以來最好喝的可爾必思,終於解脫了。

回到家後,脫下襪子,才知道雙腳腳跟早已被磨破皮,不斷滲出組織液,以後穿登山鞋,腳跟一定要預防性的貼上透氣膠帶或ok繃。

心得:
1.這次行程真的有累到,身心俱疲啊!,神隊友也表示,從大學畢業後,也沒走過那麼累的行程,下次我可能選簡單一點的路線吧,這次真的是極限了。
2.過了兩天回想,到底是有勝山陡上1400比較累呢?還是超密箭竹+陡上比較累呢?還是盜伐林找不到路比較累呢?或是最後摸黑崩潰下山比較累呢?不過走完這趟,經驗值增加不少,算是頗有收穫的行程。
3.神隊友果然是極限路線必備的裝備。

後記:
1.因為爬山前後兩天都被小孩吵到沒甚麼睡覺,而且這趟行程太過勞累,所以隔天感冒了。
2.下山兩天後,右側腋下出現不明疹子,到晚上有灼熱感,趕緊去看皮膚科,結果是被隱翅蟲毒液襲擊,醫生說要完全好大概需要兩周,所以這兩周就乖一點,不要走甚麼太困難的行程。